2007年5月29日星期二

尊重各自文化 澳洲移民官员称不会推行同化政策

澳大利亚《星岛日报》报道,澳洲移民部次长麦卡夫(ANDREW METCALFE)表示,该部门没有接到指示,步向“同化”的政策。
  他在参院法律及宪法事务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表示,他的部门正落实的目标是要移民融入社会,这并非扩大到同化的地步,虽然总理霍华德(JOHN HOWARD)曾经采用这个名词,但他本人没有收到备忘录或通知,要改政策。
  虽然移民部长比前更多提及“融入”,但移民部的职责无改变。
  他说,移民部尊重移民不会单是因为移居澳洲便放弃自己的文化。移民部承认澳洲人来自很多不同的国家,所以他们想继续承认自己的文化是绝对合理的。
  移民部今年1月将“多元文化”的招牌斩掉,部门名称由“移民及多元文化事务署”改为“移民及公民署”。(嘉文)

2007年5月21日星期一

澳洲中国老人的快乐生活

澳大利亚有着世界公认的一流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又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接受移民的发达国家之一。近50年以来,来自近200个国家的500多万移民定居澳大利亚。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澳洲总人口中,1/4为海外出生人口,而华人占了澳洲人口的1%。
  华人来澳落地生根、工作稳定、事业有成之后,往往会让在中国的父母来澳探亲或定居。虽然澳洲有很好的客观环境,但对中国老人来说,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需要面对的问题不少。
  找不到家乡的味道
  1957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隧道桥梁专业的吴先生是上海人,来澳前是退休的高级工程师。1999年年底,因女儿女婿在澳洲而移民来澳。
  吴先生对记者说,他在中国的生活其实很充实,有老朋友、老同事,大家经常见面,一起聊聊很开心。刚来澳洲时,一起交往的华人不是太了解,有距离感。后来参加澳洲逍遥同乐会,遇到很多在国内退休后来澳与子女团聚的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一起参加每周一次的步行活动,才感觉好些。
  来自上海的高先生移民来澳一年多。尽管与儿子一家居住在悉尼人称为“小上海”的上海人聚居区艾士菲尔德,但高先生生活上感觉还是不太习惯。
  他说,最近几年,中国吃的东西十分丰富,一年四季的蔬菜种类很多,鱼虾都非常新鲜。到澳洲就不一样了,蔬菜品种有限,不常下馆子,买的东西没有国内的新鲜,也做不出记忆中的美食味道,而西式饮食又吃不惯。
  生活中常有挫折感
  看不懂电视节目、不能独自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看病、与福利机构打交道、不能与他人自如地交流,这些都使中国老人感觉在澳生活很被动,很不方便。
  在澳洲的中国老人看病一般都找华人医生,但有时遇到需要转看专科医生时就很麻烦,要么预约时提出需要翻译的需求,要么就得让子女陪同前往。虽然澳洲有很好的服务,请翻译帮忙也不麻烦,但让自尊心较强的一些老人觉得自己无能,加上有时一些翻译在翻译医学名词时不是太专业,解释不是很清楚,更让老人们有挫折感。
  此外,移民来澳的中国老人,由于没有自己的住处,必须与子女住在一起。而在国外独立生活多年的子女与在中国生活了一辈子的两代人在生活习惯上有很大差异,两者之间产生矛盾也就难以避免。
  就拿看电视一事来说,英语电视老人看不懂,主要看一些租来的国内电影电视录像带,而子女又不喜欢看这些片子。另外,两代人对问题的看法也不一样,对中国发生的许多事情的看法不一致,常常为此发生冲突。
  现在中国的退休老人,因为到国外旅游很方便,价格也能承受得起,有很多老人都随旅行团到国外旅游,丰富自己的生活。而在澳洲生活的中国老人,一有机会就愿意回中国探亲访友,很少想到其他国家旅游。更多的老人,尤其是女性,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帮忙做家务上,没有朋友、没有其他的生活内容,结果久而久之变得很闭塞、没有自信心。
  在国外生活,老人快乐有妙方
  为了让自己在澳洲的生活能丰富多彩,许多中国老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运动、交友等方式。
  悉尼华人草地滚球会会长李麟现年67岁。10年前,他开始打草地滚球,并于2003年获得教练牌照,同年建立起悉尼华人草地滚球会,并担任会长。李麟说,他的许多朋友因为年纪大,缺乏运动,经常去看医生,靠药物维持健康。李麟会长和夫人平时除了多参加体育运动,还参加其他许多社会活动,他们身体健康,身心愉快,生活也很充实。
  92岁的长寿老人林宏同,日前刚当选樱桃小溪华人协会长青社社长。林宏同老先生可以说是全澳,乃至海外所有华人社团中最高龄的负责人。
  林先生是养兰花专家,他养护的兰花可谓远近闻名。林先生是12年前随女儿移民来澳洲的。虽然已经92岁高龄,但林先生身板硬朗、十分和蔼可亲。他很健谈,很喜欢交朋友,他经常去吃早茶的餐馆,从老板到服务生都是他的朋友.

2007年5月14日星期一

华裔数学家陶哲轩被提名为今年最杰出澳洲人

  华声报悉尼消息:被称为“数学莫扎特”的澳洲华裔数学家陶哲轩被提名为《澳洲人报》今年最杰出的澳洲人。
  据澳大利亚《星岛日报》报道,这位现年31岁智商211的数学天才,今年八月获颁相当于数学界诺贝尔的菲尔茨奖(FIELDS MEDAL),进入数学界最高的荣誉殿堂。
  陶哲轩成为《澳洲人报》读者提名的今年最杰出澳洲人,其中塔省的KEN MILTON博士提名他的理由是陶哲轩获得菲尔茨奖的成就,为澳洲带来超卓的荣誉。
  悉尼读者CHRIS在《澳洲人报》澳洲杰出人的博客上指出,陶哲轩在数学上的成就,这个领域的杰出澳洲人寥寥可数,他获颁这个殊荣,为这一代的学生带来启示,证明澳洲人在数学方面也可有杰出成就。
  两岁会加减,24岁当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数学教授的他,以偏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分析数论、调合分析、组合学等方面的卓越成就获此肯定,对信息保护,特别是银行数据的安全,作出了贡献。

2007年5月7日星期一

澳洲联邦政府倡新移民同化 影响学生修外语意愿

澳大利亚《星岛日报》报道,最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澳洲联邦政府标榜新移民要同化,须要讲英文,令到学校修外语风气不再,在学校教授外语语言课程已渐没落,这情况有可能会影响到澳洲与亚洲邻国的经贸往来。
  由澳洲学校机构评议会撰写、4月17日发布的一份讨论报告草稿指出,对学习外国语言的冷漠,损害了在学学生。对许多学生来说,英语以外的一种语言,并非他们在校内的课程部分。
  报告指出,现在的联邦政府提倡新移民融合及爱国,强调澳洲价值及文化,要求移民学习英语及强调新移民融入主流社会,与多元文化主义的原意已背道而驰。而扮演着提供教育的各省地政府,也只有遵从﹔这使其它语言的教授衰落。
  报告说,其它语文的教授,已被澳洲价值观、历史、数学,英语、基准试及通用的课程等所掩盖。
  报告向联邦及各省地教育部、厅长发放,建议为希望学习其它语言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今次报告以网站形式向3274名家长、学生、教师及语言顾问进行访问,结果发现17%学生及56%家长认为学习英语以外的他种语言没有用,因英语已是世界广泛采用的语言。
  澳洲学校机构评议会行政总监欧历治(TERRY AULICH)说,澳洲的外语教育情况令人担心,尤其是在要与邻近的亚洲各国,如经济蓬勃增长中的中国增强商贸关系时。
  欧历治指出,澳洲作为贸易国家,语言教育倒退,实在令人担心。他表示要大力改革目前的教授语言方法,增加教育资源。联邦工党教育事务发言人史密夫(STEPHEN SMITH)指出,语言教育倒退,是因缺乏教师。他说,像澳洲一个要在世界竞争的国家,不能有相对来说如此疲弱的语言教育。